麥浪翻涌似金波,機聲轟鳴奏歡歌。眼下,經開區近5000畝小麥喜迎開鐮,農戶緊緊抓住晴好天氣,有序開展收割作業,廣袤田野上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6月17日,走進經開區泊于鎮蒲灣社區,金黃的麥浪一望無際。2臺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,巨大的旋轉刀片精準地將麥穗卷入,脫粒、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。轟鳴聲與麥粒入倉的簌簌聲相互交織,宛如奏響一曲激昂的夏收樂章。
麥田的主人張斌今年共種植了1350畝小麥,預計畝產量達1100斤,較去年每畝增產100余斤。談及秘訣,站在地頭的張斌臉上難掩喜悅:“水肥一體化技術功不可沒。單就滴灌來說,不僅成本大幅度降低,還精準‘喂飽’了麥苗,實實在在提高了產量。”張斌表示,小麥收割后,緊接著就進行機械化玉米種植,預計種植面積達1400畝。
夏收的背后,離不開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的全力保障。為確保 “三夏”工作高效推進,該局早謀劃、早部署,推出一系列扎實舉措。在“三夏”前夕,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組織開展農機安全隱患大檢查,重點排查農機未按期年檢年審、安全設施不全等問題,累計檢查聯合收割機、拖拉機等300余臺,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10余處。同時,在小麥收割工作啟動前,工作人員還深入田間地頭,為農機手普及安全知識,筑牢安全生產防線。
據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經開區小麥自6月16日開鐮收割,全區投入了100余輛農機具,每天可收獲800—1000余畝。若天氣狀況良好,預計6月20日基本完成夏糧收獲任務,讓夏糧顆粒歸倉。
“我們將通過‘線上+線下’的方式發布氣象和作業進度,確保小麥應收盡收,同時組織專家開展玉米種植技術指導服務,推廣應用關鍵增產技術措施,夯實秋糧收獲基礎。”經開區社會事業局農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。